在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召开之际,土建学院于2025年3月27日在J15-316会议室召开研究生工程师小队工作汇报会。会议由学院团委辅导员史卫平老师主持,副院长李为腾及各学科代表老师组成专家评审团,对15支小队的工作成果进行评比。各小队通过PPT展示团队在所研究方向的核心成果,重点围绕所依托的工程项目、已开展的工程实践、为企业解决的实际问题以及下一步拟开展的工作进行详细汇报。
汇报会伊始,李为腾对工程师小队提出要求与期望。他指出:“工程实践是工程学科尤其是土木建筑学科从业人员的立身之本,希望同学们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将学术研究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在项目中锤炼本领、贡献智慧。”
聚焦企业需求,推动产学研融合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15支小队的汇报,汇报内容覆盖地铁隧道、海底隧道、工程爆破、材料研发、淤泥处理等工程领域,也不乏海洋新能源、智能盾构等新兴学科领域。
山晖青隧研究生工程师小队由山东科技大学和山东大学研究生联合组建,在青岛地区的青岛地铁、海底隧道工程现场开展了大量工程实践工作。成员提出地铁隧道“主动支护”设计理念,通过预应力锚杆向岩石注入“内功”,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载能力,通过智慧监测反演计算参数,反馈优化新型支护技术体系,明确初期支护锚杆、拱架的实际支护功效及功能定位,对隧道开挖支护方案进行优化,实现了提高效率、绿色低碳的目标。
动力冲击研究生工程师小队通过多尺度力学实验,创新研发出具有动态抗损、智能修复特性的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攻克了极端荷载下材料耐钻磨性衰减与自愈合效率失衡的技术瓶颈。该小队联合军事科学院某所开展侵彻毁伤测试验证,协同某平台样板示范工程,构建起“材料研发-结构验证-工程适配”的全链条技术体系,为提升国防工程防御能力、延长民用基础设施服役寿命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研究生团队的科研能力,也为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锤炼实践能力,培育创新英才
工程师小队深入工程一线,在真实场景中攻克技术难题,同步提升科研转化能力。嵙爆研究生工程师小队多次参加二隧项目爆破振动预警分析、爆破方案技术研讨等会议,现场提出爆破振动控制方法,并给出爆破噪声控制的建议措施。“隧安三控”研究生工程师小队为董梁高速及同类山岭隧道施工过程中爆破精准控制、超挖防控、优化施工组织、控制经济成本以及节能减排提供技术保障。
经过专家评审,共有5支小队凭借突出的实践成果和创新能力,被评为土建学院优秀研究生工程师小队。
会议最后,李为腾肯定了各工程师小队的工作成果,并总结指出本次汇报会不仅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更是对工程师小队未来的建设方向提供指引。学院将进一步完善对研究生工程师小队的培养机制,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通讯员:史卫平、初安妮 摄影:华明泽)
附:2025年土建学院研究生工程师小队名单
序号 |
小队名称 |
负责人 |
所依托工程项目 |
1 |
嵙爆研究生工程师小队 |
余辉 |
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 |
2 |
山晖青隧研究生工程师小队 |
韩瑞涛 |
青岛地铁、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 |
3 |
“隧安三控”研究生工程师小队 |
王兰天 |
董梁高速沈海高速至新泰段工程DLKCSJ-1标段范世山隧道/三关隧道 |
4 |
动力冲击研究生工程师小队 |
吴志杰 |
商业固定火箭海阳产业基地建设项目 |
5 |
山晖小分队研究生工程师小队 |
彭鼎然 |
聚焦岩体结构特征的隧道围岩开挖支护设计与技术创新 |
6 |
“知岩智隧”研究生工程师小队 |
杨传馨 |
甘德尔山隧道 |
7 |
大直径盾构刀具卫士研究生工程师小队 |
潘硕国 |
济南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11工区 |
8 |
海洋新能源研究生工程师小队 |
任啸辉 |
天津南港漂浮式光伏防波堤设计与浮体系统独立验证试验 |
9 |
降污减碳用污泥研究生工程师小队 |
王坤 |
黄河流域多源低价有机固废清洁利用关键技术 |
10 |
“深岩智盾”研究生工程师小队 |
朱首金 |
涉密工程项目 |
11 |
切顶卸压智慧监测研究生工程师小队 |
步恋凯 |
山西天地王坡3306综放工作面复用巷道爆破振动响应围岩变形监测项目 |
12 |
韧管智测研究生工程师小队 |
虞凯华 |
撞击载荷作用下腐蚀充压管道动力响应与失效机理研究 |
13 |
超限结构安全监测工程师小队 |
郑玉朋 |
长江总部经济中心项目 |
14 |
废弃材料再利用研究生工程师小队 |
许美玲 |
复杂近海软土地基车站超宽深基坑支护风险管控及变形控制项目 |
15 |
铁路安全优质建设研究生工程师小队 |
杨云倩 |
广东省铁路安全优质建设与风险防范 |

李为腾主持汇报会

山晖青隧研究生工程师小队工作汇报

动力冲击研究生工程师小队工作汇报

嵙爆研究生工程师小队进行汇报

“隧安三控”研究生工程师小队进行汇报

汇报会现场